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专栏 >> 校友风采 >> 正文

【峥嵘华诞九十载,材料院友展风采】优秀院友陈能宽

作者:     审核:陈勇 章春军 熊苏雅    日期:2021年09月24日 15:57   点击数:  

    

    “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图尊严。”这首七绝,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优秀共产党员陈能宽于1985年写成的诗作,这也是他许身报国、无怨无悔的人生写照。

    1923年,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一个普通士绅家庭,这片土俗淳慈,崇文尚义的土地孕育出了他的灵智与情怀。1936年,他考入中学,每个学期都要步行130多公里到学校读书,这充满艰辛的每一步,造就了陈能宽不怕困难,踏实前进的可贵品质。


    1942年,陈能宽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工程系,也就是今天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前身,大学生活给陈能宽打下扎实的研究基础,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46年圆满完成学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陈能宽仅用两年时间就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享受着优渥的待遇,但他心中始终想得是,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祖国大地。


    之后,随着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陈能宽夫妇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带着仅八个月大的儿子毅然回国。美国的同事对陈能宽急于回国很不理解:“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贫穷!”陈能宽回答:“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回国后,陈能宽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沉浸在实验室之中的陈能宽,却在1960年突然接到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参加核武器研究。那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堪称白手起家。陈能宽受命担任一个重要研究室的主任,负责两项任务:设计爆轰波聚焦元件,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两项任务都是核武器事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他率领一帮不满30岁的年轻人,来到北京远郊古长城脚下一座炸药试验场,在临时工号里开始了前期炸药成型工艺试验。陈能宽身先士卒,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帐篷里面一口铝锅,拿它把炸药熬化了,再做成满足实验条件的爆炸物”。就这样,他硬是用土办法浇铸出了上千枚实验炸药部件。一次次改变配方,一次次试爆,白天试验,夜间分析。经过两年以来几千次的试验,“内爆法”的关键技术环节获得验证,陈能宽和他率领的这批年轻人取得了化工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及实验测试技术,等多方面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在与世隔绝的试验场,在风沙呼啸的戈壁滩,陈能宽率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向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发起挑战。没有试验容器,就用锅碗瓢盆;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难以想象,原子弹那数以万计的精密数据,都是科学家们用手工算出来的。


    晚上零下30度,进炸药生产工房,陈能宽只能赤着脚,怕皮鞋带沙子引起静电,造成爆炸。他何尝不知自己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他给妻子写信说:“如果我有什么不幸,你要想得开,当年我们抛弃洋房、轿车,带着儿女们回国,正是为了让祖国富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东方巨响,震撼了整个世界。紧接着,陈能宽又投身到氢弹等核武器的攻关中。他常常鼓励队友:“我们消失这些年是值得的,可以为祖国写篇大论文。”这一年,他被任命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他进行了预定计划的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成功解决了核试验前一系列内爆物理学与相关材料与工程问题,为我国首次核试验铺平了道路。那年,新疆罗布泊,强光闪耀,巨响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拔地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激动不已的陈能宽在现场即兴赋词一首:“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举国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

    直到1986年,陈能宽同邓稼先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最高奖励。人们才突然发现,消失了二十多年的陈能宽回来了。这25年,科技界以为他早已去世;这25年,对于妻儿,他只是个抽象的信箱号码;这25年,他无数次手捧父母的照片,遥望家乡的方向。 

    1989年,陈能宽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湖南老家。然而,他日思夜想的父母已不在了,大哥二哥也去世了,年过花甲的小妹抱着他泣不成声:“哥,这么多年你都去哪儿了?咱妈生前那么疼你,临走的时候一直在不停地喊着你的名字啊!”陈能宽久久地跪在父母的坟头,热泪长流。

    1999年,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从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手中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谈到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意义时,陈能宽这样说:“我个人有幸和国家需要的这项工作联系在一起,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也聊以自慰。”


    晚年的陈能宽继续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直到2016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


结语:


    科技创新 为国为民:对于中国核武器人而言,原子弹的成功只是辉煌的起步。此后数十年间,以陈能宽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转战草原、戈壁、大漠、深山,默默无闻、艰苦卓绝地探索世界尖端科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道路。


    不等不靠 自力更生: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的优先战略,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我们要像陈能宽等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怕苦、不畏难,不等不靠,以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勇于挑战科技难关;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试(实)验验证为手段,以工程成果为目标,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基础研究、工程研制和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民主学术 协同攻关:当前,我们青年人在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更加艰深,对战略科技支撑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深刻缅怀陈能宽等优秀院友时,作为材料学院的学子,更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经验和精神作风,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陈能宽学长一生默默奉献着光和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树立了一个标杆,直到2016年在北京逝世。“春蚕到死丝方尽,许身为国终不悔”。这是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的家国情怀,更是共产党员的绝对忠诚。生活在这片孕育了陈能宽这位杰出科学家、优秀共产党员的热土上,我们更应学习他为祖国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严谨缜密的学术风格、创新求实的探索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峥嵘华诞九十载,材料院友展风采】优秀院友陈能宽

2021年09月24日 15:57 877次浏览

    

    “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图尊严。”这首七绝,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优秀共产党员陈能宽于1985年写成的诗作,这也是他许身报国、无怨无悔的人生写照。

    1923年,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一个普通士绅家庭,这片土俗淳慈,崇文尚义的土地孕育出了他的灵智与情怀。1936年,他考入中学,每个学期都要步行130多公里到学校读书,这充满艰辛的每一步,造就了陈能宽不怕困难,踏实前进的可贵品质。


    1942年,陈能宽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工程系,也就是今天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前身,大学生活给陈能宽打下扎实的研究基础,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46年圆满完成学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陈能宽仅用两年时间就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享受着优渥的待遇,但他心中始终想得是,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祖国大地。


    之后,随着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陈能宽夫妇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带着仅八个月大的儿子毅然回国。美国的同事对陈能宽急于回国很不理解:“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贫穷!”陈能宽回答:“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回国后,陈能宽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沉浸在实验室之中的陈能宽,却在1960年突然接到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参加核武器研究。那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堪称白手起家。陈能宽受命担任一个重要研究室的主任,负责两项任务:设计爆轰波聚焦元件,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两项任务都是核武器事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他率领一帮不满30岁的年轻人,来到北京远郊古长城脚下一座炸药试验场,在临时工号里开始了前期炸药成型工艺试验。陈能宽身先士卒,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帐篷里面一口铝锅,拿它把炸药熬化了,再做成满足实验条件的爆炸物”。就这样,他硬是用土办法浇铸出了上千枚实验炸药部件。一次次改变配方,一次次试爆,白天试验,夜间分析。经过两年以来几千次的试验,“内爆法”的关键技术环节获得验证,陈能宽和他率领的这批年轻人取得了化工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及实验测试技术,等多方面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在与世隔绝的试验场,在风沙呼啸的戈壁滩,陈能宽率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向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发起挑战。没有试验容器,就用锅碗瓢盆;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难以想象,原子弹那数以万计的精密数据,都是科学家们用手工算出来的。


    晚上零下30度,进炸药生产工房,陈能宽只能赤着脚,怕皮鞋带沙子引起静电,造成爆炸。他何尝不知自己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他给妻子写信说:“如果我有什么不幸,你要想得开,当年我们抛弃洋房、轿车,带着儿女们回国,正是为了让祖国富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东方巨响,震撼了整个世界。紧接着,陈能宽又投身到氢弹等核武器的攻关中。他常常鼓励队友:“我们消失这些年是值得的,可以为祖国写篇大论文。”这一年,他被任命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他进行了预定计划的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成功解决了核试验前一系列内爆物理学与相关材料与工程问题,为我国首次核试验铺平了道路。那年,新疆罗布泊,强光闪耀,巨响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拔地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激动不已的陈能宽在现场即兴赋词一首:“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举国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

    直到1986年,陈能宽同邓稼先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最高奖励。人们才突然发现,消失了二十多年的陈能宽回来了。这25年,科技界以为他早已去世;这25年,对于妻儿,他只是个抽象的信箱号码;这25年,他无数次手捧父母的照片,遥望家乡的方向。 

    1989年,陈能宽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湖南老家。然而,他日思夜想的父母已不在了,大哥二哥也去世了,年过花甲的小妹抱着他泣不成声:“哥,这么多年你都去哪儿了?咱妈生前那么疼你,临走的时候一直在不停地喊着你的名字啊!”陈能宽久久地跪在父母的坟头,热泪长流。

    1999年,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从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手中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谈到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意义时,陈能宽这样说:“我个人有幸和国家需要的这项工作联系在一起,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也聊以自慰。”


    晚年的陈能宽继续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直到2016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


结语:


    科技创新 为国为民:对于中国核武器人而言,原子弹的成功只是辉煌的起步。此后数十年间,以陈能宽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转战草原、戈壁、大漠、深山,默默无闻、艰苦卓绝地探索世界尖端科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道路。


    不等不靠 自力更生: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的优先战略,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我们要像陈能宽等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怕苦、不畏难,不等不靠,以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勇于挑战科技难关;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试(实)验验证为手段,以工程成果为目标,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基础研究、工程研制和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民主学术 协同攻关:当前,我们青年人在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更加艰深,对战略科技支撑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深刻缅怀陈能宽等优秀院友时,作为材料学院的学子,更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经验和精神作风,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陈能宽学长一生默默奉献着光和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树立了一个标杆,直到2016年在北京逝世。“春蚕到死丝方尽,许身为国终不悔”。这是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的家国情怀,更是共产党员的绝对忠诚。生活在这片孕育了陈能宽这位杰出科学家、优秀共产党员的热土上,我们更应学习他为祖国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严谨缜密的学术风格、创新求实的探索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