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快讯

首页 >> 首页栏目-学生工作 >> 团学快讯 >> 正文

“‘材’见天使,拥抱爱心”——材料学院赴成都天使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材料青协陈升澳     审核:熊心怡 许欢 张若男    日期:2025年07月08日 16:15   点击数:  


为深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2025年6月23日至7月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成都天使心社会服务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成都市金牛区蛋壳教育共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许欢、熊心怡的带领下,学院7名“三下乡”实践队员与11名志愿者携手,为身心障碍者(“爱奇儿”)及其家庭送去了温暖关怀与切实支持。

本次活动紧扣“爱奇儿”家庭需求,依托高校志愿者的力量,共同打造“友爱之家-家庭互助疗愈工坊”,既为“爱奇儿”创造快乐互动的成长空间,同时为长期辛劳的家长搭建喘息与情感支持平台,传递社会温情,弘扬志愿精神。

深入沟通:共筑爱心桥梁

材料青协与成都天使心已共建共育十四载,此次活动筹备自2025年4月开始启动,实践队主动联络策划活动框架;6月底,实践队在成都天使心理事长赖中勇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工作场地,详细了解该机构工作内容与愿景、使命,并就活动内容与细节进行深入交流,结合过往经验完善方案,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暖心陪伴:共筑童趣天地

2025年7月6日活动当天,依据“爱奇儿”特点,儿童活动区分为安静区与活跃区。安静区内,实践队员化身亲切的“哥哥姐姐”,耐心引导“爱奇儿”开展创意工坊活动,协助他们通过画画、剪纸释放想象力,合作完成手工作品;活跃区里,队员们组织“听音乐抢凳子”游戏,在游戏互动中,在欢乐互动中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与规则意识,现场满溢纯真笑声与温馨氛围。队员们以真诚陪伴与细致守护,为孩子们营造出安全、快乐、被接纳的成长空间。

专业支持:搭建心灵驿站

与儿童活动同步,为家长设计的“心灵驿站”温情开启。活动安排家长体验合香珠非遗手工制作,在中医药文化与香疗法的浸润中放松身心。随后的分组交流环节,志愿者引导家长暂时卸下重担,敞开心扉分享育儿路上的经验与挑战,在倾听与鼓励中汲取前行力量。这段宝贵的喘息时光,有效缓解了家长的心理压力,也搭建起互助支持的温暖网络。

育人实效:践行志愿担当

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用心观察、耐心倾听、积极互动,将活动开展前的专业培训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活动最后的体悟分享中,队员代表动情地说:“孩子们完成作品时的笑容、家长们在交流中舒展的眉头,让我真切感受到付出的价值教会我用更多的理解、耐心与爱拥抱不同。”另一位队员则表示:“服务‘爱奇儿’的过程,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和心灵洗礼,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的领悟。”

展望未来:深化爱心协作

本次“‘材’见天使,拥抱爱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获得了成都天使心社会服务中心及参与家庭的高度认可,被授予“优秀实践队伍”称号并收到感谢信。活动有效推动了高校与公益组织联动,为关爱特殊儿童家庭事业注入了青春力量。材料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成都天使心的战略合作,探索建立长期化、项目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共同打造“校社协同”育人典范。同时,也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关注特殊群体,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希望,彰显青春担当,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材’见天使,拥抱爱心”——材料学院赴成都天使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07月08日 16:15 0次浏览


为深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2025年6月23日至7月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成都天使心社会服务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成都市金牛区蛋壳教育共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许欢、熊心怡的带领下,学院7名“三下乡”实践队员与11名志愿者携手,为身心障碍者(“爱奇儿”)及其家庭送去了温暖关怀与切实支持。

本次活动紧扣“爱奇儿”家庭需求,依托高校志愿者的力量,共同打造“友爱之家-家庭互助疗愈工坊”,既为“爱奇儿”创造快乐互动的成长空间,同时为长期辛劳的家长搭建喘息与情感支持平台,传递社会温情,弘扬志愿精神。

深入沟通:共筑爱心桥梁

材料青协与成都天使心已共建共育十四载,此次活动筹备自2025年4月开始启动,实践队主动联络策划活动框架;6月底,实践队在成都天使心理事长赖中勇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工作场地,详细了解该机构工作内容与愿景、使命,并就活动内容与细节进行深入交流,结合过往经验完善方案,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暖心陪伴:共筑童趣天地

2025年7月6日活动当天,依据“爱奇儿”特点,儿童活动区分为安静区与活跃区。安静区内,实践队员化身亲切的“哥哥姐姐”,耐心引导“爱奇儿”开展创意工坊活动,协助他们通过画画、剪纸释放想象力,合作完成手工作品;活跃区里,队员们组织“听音乐抢凳子”游戏,在游戏互动中,在欢乐互动中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与规则意识,现场满溢纯真笑声与温馨氛围。队员们以真诚陪伴与细致守护,为孩子们营造出安全、快乐、被接纳的成长空间。

专业支持:搭建心灵驿站

与儿童活动同步,为家长设计的“心灵驿站”温情开启。活动安排家长体验合香珠非遗手工制作,在中医药文化与香疗法的浸润中放松身心。随后的分组交流环节,志愿者引导家长暂时卸下重担,敞开心扉分享育儿路上的经验与挑战,在倾听与鼓励中汲取前行力量。这段宝贵的喘息时光,有效缓解了家长的心理压力,也搭建起互助支持的温暖网络。

育人实效:践行志愿担当

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用心观察、耐心倾听、积极互动,将活动开展前的专业培训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活动最后的体悟分享中,队员代表动情地说:“孩子们完成作品时的笑容、家长们在交流中舒展的眉头,让我真切感受到付出的价值教会我用更多的理解、耐心与爱拥抱不同。”另一位队员则表示:“服务‘爱奇儿’的过程,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和心灵洗礼,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的领悟。”

展望未来:深化爱心协作

本次“‘材’见天使,拥抱爱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获得了成都天使心社会服务中心及参与家庭的高度认可,被授予“优秀实践队伍”称号并收到感谢信。活动有效推动了高校与公益组织联动,为关爱特殊儿童家庭事业注入了青春力量。材料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成都天使心的战略合作,探索建立长期化、项目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共同打造“校社协同”育人典范。同时,也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关注特殊群体,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希望,彰显青春担当,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