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10月16日,材料学院研究生第七党支部在九里校区 J3310 教室召开“精神传承铸初心,科技赋能践实干”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为支部后续赴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奇遇科技公司开展 3D 打印前沿技术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此次会议由支部纪检委员、2022 级博士生庄景豪主讲,全体支部成员共同参与,旨在以抗战精神为引领,为后续专业实践筑牢思想根基,凝聚科技报国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支部首先组织成员观看《长津湖》《觉醒年代》等经典影视作品的精选片段。荧幕上,革命先烈在冰天雪地中坚守阵地、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让在场党员深刻感受到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怕牺牲、顽强抗争”的精神力量,直观体会到抗战精神的时代温度。


随后,全体成员共同研读《论持久战》节选内容与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事迹材料。在《论持久战》中,“承认亡国与解放两个可能,却着重指出解放可能占优势及实现条件”的科学论断,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坚定信念、把握规律”对战胜困难的重要性;而杨靖宇在弹尽粮绝时孤身与日寇周旋数昼夜、赵一曼面对酷刑仍坚守抗日信仰的英雄事迹,更让大家感受到“矢志不渝、宁死不屈”的精神内核,支部成员刘一江在学习后表示“英雄们的牺牲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当代青年砥砺前行的起点”。


最后,庄景豪以“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科研启示”为主题作专题报告。他结合当前我国在高端制造、核心技术领域面临的“卡脖子”挑战,指出和平年代的“科研战场”与抗战时期的“革命战场”本质相通,都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矢志不渝的坚守、团结协作的力量”。


同时,他以 3D 打印技术攻坚案例为切入点,详细讲述科研团队在面对“20 次精度试验失败”“30 次致密度试验未达标”时,如何效仿抗战先烈“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突破技术瓶颈的过程,生动阐释了“抗战精神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让支部成员明确“将红色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以技术创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努力方向。


此次主题学习会既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支部“党建+专业”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支部成员不仅深化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更坚定了“以专业本领践报国初心”的信念。下一步,支部将以此次学习为基础,有序推进后续赴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奇遇科技公司的 3D 打印前沿技术实践,引导党员在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注入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