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陈辉教授带队参加第一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并主持轨道交通材料、智能制造及结构完整性论坛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审核:刘艳 张若男 熊钰    日期:2025年08月09日 12:15   点击数:  

2025728日至81日,第一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在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举行。会议由国际智能制造学会主办,新里斯本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Wei Zhou教授、新里斯本大学J. P. Oliveira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李晓延教授担任。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帝国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新里斯本大学、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西安理工大学、季华实验室、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专家,围绕智能制造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本次会议中,陈辉教授带队参会,刘艳教授与蔡创副教授共同参会并积极参与论坛交流。陈辉教授主持并召集了轨道交通材料、智能制造与结构完整性分论坛,聚焦智能制造在轨道交通关键构件中的应用与挑战。

71454

陈辉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包括: 新里斯本大学J. P. Oliveira教授作Welding of high entropy alloys的大会报告;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Raghu V Prakash教授作题为Small specimen testing to ass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s的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守峰教授分享了Intelligent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multi materials的研究进展; 国际焊接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工业大学李晓延教授介绍了Introduction to IIW TMB的国际焊接机构工作。

49ABF

466AA

4F6D5

在由陈辉教授组织并主持的轨道交通材料、智能制造及结构完整性分论坛上,聚集了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内容精彩纷呈、亮点纷呈: 刘艳教授作题为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repair technology of key components in rail transit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制动盘、车轴等高铁关键零部件的高强韧激光增材修复技术; 蔡创副教授作Mechanisms of gap bridging and hump suppression in oscillating laser-arc hybrid welding of thick plate steel under variable gap conditions的邀请报告,分享了转向架等高铁关键承载结构的高适应性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中车长客首席科学家李瑞淳教授级高工介绍了我国高铁发展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 中车四方股份彭畅正高级工程师分享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PHM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此外,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者也分别介绍了海洋管线钢焊接与激光熔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分论坛报告内容前沿、交流深入,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为轨道交通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刘艳教授作报告

蔡创副教授作报告

彭畅正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会议期间,陈辉教授与新里斯本大学材料学院院长Prof. Martins进行了深入会谈,Rodrigo Martins是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微电子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欧洲科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葡萄牙工程院院士,是先进功能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领域的专家。双方就国际化办学、青年教师访学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并初步建立合作机制。

陈辉教授与Prof. Martins会谈

本次参会及分论坛主持,充分展示了我校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学术影响力,对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化视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也为推进国际化办学和学者互访搭建了坚实平台。

 

陈辉教授带队参加第一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并主持轨道交通材料、智能制造及结构完整性论坛

2025年08月09日 12:15 1次浏览

2025728日至81日,第一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在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举行。会议由国际智能制造学会主办,新里斯本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Wei Zhou教授、新里斯本大学J. P. Oliveira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李晓延教授担任。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帝国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新里斯本大学、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西安理工大学、季华实验室、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专家,围绕智能制造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本次会议中,陈辉教授带队参会,刘艳教授与蔡创副教授共同参会并积极参与论坛交流。陈辉教授主持并召集了轨道交通材料、智能制造与结构完整性分论坛,聚焦智能制造在轨道交通关键构件中的应用与挑战。

71454

陈辉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包括: 新里斯本大学J. P. Oliveira教授作Welding of high entropy alloys的大会报告;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Raghu V Prakash教授作题为Small specimen testing to ass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s的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守峰教授分享了Intelligent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multi materials的研究进展; 国际焊接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工业大学李晓延教授介绍了Introduction to IIW TMB的国际焊接机构工作。

49ABF

466AA

4F6D5

在由陈辉教授组织并主持的轨道交通材料、智能制造及结构完整性分论坛上,聚集了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内容精彩纷呈、亮点纷呈: 刘艳教授作题为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repair technology of key components in rail transit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制动盘、车轴等高铁关键零部件的高强韧激光增材修复技术; 蔡创副教授作Mechanisms of gap bridging and hump suppression in oscillating laser-arc hybrid welding of thick plate steel under variable gap conditions的邀请报告,分享了转向架等高铁关键承载结构的高适应性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中车长客首席科学家李瑞淳教授级高工介绍了我国高铁发展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 中车四方股份彭畅正高级工程师分享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PHM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此外,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者也分别介绍了海洋管线钢焊接与激光熔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分论坛报告内容前沿、交流深入,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为轨道交通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刘艳教授作报告

蔡创副教授作报告

彭畅正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会议期间,陈辉教授与新里斯本大学材料学院院长Prof. Martins进行了深入会谈,Rodrigo Martins是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微电子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欧洲科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葡萄牙工程院院士,是先进功能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领域的专家。双方就国际化办学、青年教师访学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并初步建立合作机制。

陈辉教授与Prof. Martins会谈

本次参会及分论坛主持,充分展示了我校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学术影响力,对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化视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也为推进国际化办学和学者互访搭建了坚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