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新闻

首页 >> 首页栏目-党建工作 >> 党建新闻 >> 正文

材料学子陈能宽精神 学习心得篇(一)——能容天下事,宽待天下人

作者:夏立     审核:廖妙威 姜晓娇 邓文婷    日期:2022年05月09日 15:40   点击数:  

作者简介:夏立,男,湖北孝感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4班学生,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

2021年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的陈能宽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活动中,朱旻昊院长介绍了陈能宽先生的生平事迹,深受震撼,久久难以平息。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先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的一个中产之家。那时的中国正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目睹了民族危亡的他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知识救国”的远大志向。初中毕业,他以最高总分考取了雅礼中学。1942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秋,他携妻子赴美国耶鲁大学求学,仅用3年时间便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历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物理冶金副研究员、助理教授。此期间陈能宽先生与R.B.Pond合作发表的《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一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章消除了材料学界对“位错”理论的质疑,奠定了陈能宽先生在金属物理学领域的先驱地位。

正当他准备学成归国之时,美国政府却横加阻扰,重重干涉,致使他未能如愿。最终,于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在新中国代表团的严正交涉下,双方顺利达“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陈能宽夫妇终于带着仅八个月大的儿子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经香港返回祖国对于陈能宽先生迫不及待回国的行为,美国的同事表示不能理解:“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贫穷!”陈能宽先生的回答是“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啊。”

回国后,陈能宽先生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继续金属物理方面的探究,致力于新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1960年,他被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参与我国核武器研究,研究方向从金属物理学转为原子弹爆轰学。多年后,陈能宽先生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连炸药是什么东西都没看到过,甚至连雷管都没碰过。”团队里有从矿山上调来的人,也有使用过普通常规武器和手榴弹的人,“他们就比我经验多一点,他们是我的老师。”

陈能宽先生自己将此后的那段岁月叫做“自力更生”和“能者为师、互相学习”的岁月。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他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还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成为我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

1980年,陈能宽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由他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他和邓稼先先生作为整个核武器研究集体的光荣代表,因在“原子弹突破与武器化”和“氢弹突破与武器化”两项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周光召、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从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手中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谈到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意义时,陈能宽先生这样说“我个人有幸和国家需要的这项工作联系在一起,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也聊以自慰。”

2016年5月27日12时,陈能宽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陈能宽先生的一生是爱国、报国、奋斗的一生,是对新中国贡献卓著的一生。陈能宽先生永远值得敬仰和爱戴。身为交大人,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陈能宽先生的精神,始终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用青春奋斗书写人生的华丽篇章。为此,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树立远大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回顾陈能宽先生辉煌的一生,不难发现,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为新中国奉献一生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显赫功勋。

二、敢于攻坚克难。“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有骨气,才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压垮。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还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研发过程中,广大青年都积极参与其中,展现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奋斗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有一身骨气,勇于担当作为,不慕虚荣、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勤勤勉勉,努力为实现时代发展添砖加瓦,走好青年一代的“新长征”。

三、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他对我们新一代青年寄予了厚望,我们不应辜负他的期待。

 

 

材料学子陈能宽精神 学习心得篇(一)——能容天下事,宽待天下人

2022年05月09日 15:40 1751次浏览

作者简介:夏立,男,湖北孝感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4班学生,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

2021年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的陈能宽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活动中,朱旻昊院长介绍了陈能宽先生的生平事迹,深受震撼,久久难以平息。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先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的一个中产之家。那时的中国正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目睹了民族危亡的他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知识救国”的远大志向。初中毕业,他以最高总分考取了雅礼中学。1942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秋,他携妻子赴美国耶鲁大学求学,仅用3年时间便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历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物理冶金副研究员、助理教授。此期间陈能宽先生与R.B.Pond合作发表的《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一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章消除了材料学界对“位错”理论的质疑,奠定了陈能宽先生在金属物理学领域的先驱地位。

正当他准备学成归国之时,美国政府却横加阻扰,重重干涉,致使他未能如愿。最终,于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在新中国代表团的严正交涉下,双方顺利达“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陈能宽夫妇终于带着仅八个月大的儿子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经香港返回祖国对于陈能宽先生迫不及待回国的行为,美国的同事表示不能理解:“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贫穷!”陈能宽先生的回答是“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啊。”

回国后,陈能宽先生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继续金属物理方面的探究,致力于新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1960年,他被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参与我国核武器研究,研究方向从金属物理学转为原子弹爆轰学。多年后,陈能宽先生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连炸药是什么东西都没看到过,甚至连雷管都没碰过。”团队里有从矿山上调来的人,也有使用过普通常规武器和手榴弹的人,“他们就比我经验多一点,他们是我的老师。”

陈能宽先生自己将此后的那段岁月叫做“自力更生”和“能者为师、互相学习”的岁月。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他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还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成为我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

1980年,陈能宽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由他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他和邓稼先先生作为整个核武器研究集体的光荣代表,因在“原子弹突破与武器化”和“氢弹突破与武器化”两项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周光召、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从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手中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谈到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意义时,陈能宽先生这样说“我个人有幸和国家需要的这项工作联系在一起,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也聊以自慰。”

2016年5月27日12时,陈能宽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陈能宽先生的一生是爱国、报国、奋斗的一生,是对新中国贡献卓著的一生。陈能宽先生永远值得敬仰和爱戴。身为交大人,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陈能宽先生的精神,始终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用青春奋斗书写人生的华丽篇章。为此,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树立远大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回顾陈能宽先生辉煌的一生,不难发现,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为新中国奉献一生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显赫功勋。

二、敢于攻坚克难。“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有骨气,才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压垮。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还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研发过程中,广大青年都积极参与其中,展现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奋斗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有一身骨气,勇于担当作为,不慕虚荣、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勤勤勉勉,努力为实现时代发展添砖加瓦,走好青年一代的“新长征”。

三、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他对我们新一代青年寄予了厚望,我们不应辜负他的期待。